深圳,2025年4月3日 —— 今日,深圳理工大学首期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发布会隆重举行,以“深理链接,AI创未来”为主题,向业界展示了该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六大创新成果,涵盖大模型、多模态数据融合、智能硬件等多个前沿领域,彰显了深圳理工大学在AI科研方面的强大实力与无限潜力。
发布会上,深圳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逐一揭晓了六大创新成果,每一项都凝聚了团队的心血与智慧。其中,不乏具有行业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例如,由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正教授傅为农团队研发的“电机的人工智能代理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方法为电磁设备中常用的电动机设计代理模型,大幅节省了电机优化设计与控制时间,为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高效电机需求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深圳理工大学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活动中,深圳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重点围绕“生物信息+AI”进行科研产业转化,致力于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源保障,孵化及转化一批“人工智能+”交叉集成型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在发布会上表示,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发布会是学校为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完善学校“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的“分轨培养”生态体系而举办的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催生跨行业、跨地区的创新理念,培育更多创新成果,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樊建平校长还强调,深圳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修德正身、知行合一”的校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探索未知,勇攀科技高峰。同时,学校也将积极与产业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与会的投资方代表对深圳理工大学的科研成果表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成果不仅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关注深圳理工大学的科研成果,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共同推动“AI+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深圳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学校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深圳理工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关于深圳理工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Shenzhen University of Advanced Technology),简称“深理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学校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优质科教资源,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与创业人才。目前,学校下设多个教学院(部),涵盖生命健康、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拥有专任教师300余人,首批招收本科生120余人。
文章总结
深圳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六大创新成果展示了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潜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深圳理工大学致力于推动“AI+生物信息”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校长樊建平强调了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承诺。此次发布会不仅彰显了学校的科研实力,也为未来与产业界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